我院共有5项牵头项目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另有2项参与项目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驻村干部刘进、崔旺、刘启望、刘宗鑫四人也将根据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方案分期分批次组织调整轮换。按照省委统一安排,挂职贫困乡镇党委副书记涂波已挂职期满返岗。
希望大家继续当好脱贫攻坚带头人、贫困群众的贴心人和援受双方的联络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确保队伍阵形不乱、干劲不松、人心不散,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勠力书写脱贫攻坚后半篇华章他肯定了各课题组在党建研究领域中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指出部分课题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规范党建课题研究、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加强可视化呈现、要积极参与更高级别课题申报,促进我院党建研究迈上新台阶。答辩完毕后,评审专家组组长、我院原党委书记郑尚维作点评,她认为,我院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党建研究,切实锻炼了党务骨干队伍,已初见成效。她从进一步整合研究课题、加强对医疗行业政策和医院的了解、实事求是使用课题经费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院外评审专家赵静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选题要创新,发挥医学专业优势。
三是学术要规范,提升研究水平。二是论证要严谨,注重点题破题。会上,陈念永教授、李平教授和李龙江教授分别致辞,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开启华西头颈肿瘤多学科合作的新篇章,共同推进学科发展
会上,陈念永教授、李平教授和李龙江教授分别致辞,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开启华西头颈肿瘤多学科合作的新篇章,共同推进学科发展。3月15日晚,我院联合华西口腔医院在锦江宾馆举办首期华西头颈肿瘤MDT论坛。我院头颈肿瘤科主任陈念永教授、李平教授和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李龙江教授任大会主席。会后,与会专家就两位讲者的汇报,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了热烈讨论,还从自身专业角度分别就相关讨论内容及病例诊疗观点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与会专家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华西系统头颈肿瘤的多学科诊疗合作,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在学术交流环节,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李一教授作了题为《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治疗进展》的学术报告,结合口腔医院自身最新的手术成果和新技术开展,从外科学的角度讲述了头颈肿瘤外科最新的诊疗进展。
通过此次会议,双方达成了进一步加强华西头颈肿瘤多学科合作的共识,今后将通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病例分析活动务实推进华西头颈肿瘤MDT平台的建设,为头颈肿瘤患者提供更规范便捷的诊疗服务,推动华西头颈肿瘤的学科发展。我院头颈肿瘤科刘磊教授分享了《晚期头颈部鳞癌临床实践探讨》专题汇报,介绍了目前晚期头颈部鳞癌系统治疗的最新进展,并通过经我院多学科合作成功诊治的一晚期喉癌患者的病例展示进一步体现了加强头颈肿瘤MDT协作的重要性。我院头颈肿瘤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生物治疗科、放射科和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病理科的多名专家同事参加了此次论坛3月24日,我院3D图像后处理中心正式启用。
中心专注于结合临床的三维可视化图像后处理,与传统影像相对比,后处理对病灶的显示更加清晰、直观,可辅助疾病的定位、定性。目前3D图像后处理中心的可开展的后处理种类:。中心工作人员包括具有丰富诊断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设备操作熟练的放射技师及软件工程师和研发人员。为了适应临床工作对精准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临床科室、影像科室、患者三者的沟通需求日益迫切以及精美影像资料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的价值越来越大等客观因素,我院于2020年开始筹备三维图像后处理中心。
直观展示肿瘤病变的体积、浸润范围和周围组织结构。对于部分疾病,还可以进行手术模拟。
中心目前引进了多台先进的后处理软件,包括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 V9.0、Philips IntelliSpace Discover、推想 AI 肺结节分析及三维可视化、Sense care AI 肝脏占位分析及三维可视化、VPD血管板块成像诊断系统。中心同时能够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三维模型文件,促进临床-影像-患者间的沟通,为学术交流提供直观、精美、精准的影像资料
直观展示肿瘤病变的体积、浸润范围和周围组织结构。3月24日,我院3D图像后处理中心正式启用。对于部分疾病,还可以进行手术模拟。中心工作人员包括具有丰富诊断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设备操作熟练的放射技师及软件工程师和研发人员。中心专注于结合临床的三维可视化图像后处理,与传统影像相对比,后处理对病灶的显示更加清晰、直观,可辅助疾病的定位、定性。目前3D图像后处理中心的可开展的后处理种类:。
中心同时能够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三维模型文件,促进临床-影像-患者间的沟通,为学术交流提供直观、精美、精准的影像资料。为了适应临床工作对精准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临床科室、影像科室、患者三者的沟通需求日益迫切以及精美影像资料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的价值越来越大等客观因素,我院于2020年开始筹备三维图像后处理中心。
中心目前引进了多台先进的后处理软件,包括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 V9.0、Philips IntelliSpace Discover、推想 AI 肺结节分析及三维可视化、Sense care AI 肝脏占位分析及三维可视化、VPD血管板块成像诊断系统对同事虚怀若谷、谦和待人。
对胡廷泽教授的逝世,我们全校师生员工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1959年赴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返院后创建小儿外科。
胡廷泽教授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病倒住院之前一直坚持每周教学查房,对青年医生循循善诱、言传身教,为医学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胡廷泽教授1930年2月1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市,1948年7月参加革命,1955年从云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在四川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参加工作。他一生热爱医学科学、追求真理,对病人满腔热忱、一丝不苟。
胡廷泽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1年3月27日(星期六)上午9点在东郊殡仪馆(大安桥路639号)举行。先后任外科副主任、小儿外科主任等职。
对学生关怀备至、精心指导。胡廷泽教授从医执教六十五年,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
曾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四川省医学会小儿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及第六届副总编辑、西南片区小儿外科学术会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获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终身教授和终身奉献奖、中华医学会小儿心胸学组中国小儿心胸外科终身成就奖、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四川省终身荣誉大美医者等。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大学离休干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终身教授胡廷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1年3月25日5时18分离世,享年91岁。
届时欢迎生前亲朋好友、同事和学生前往。他潜心科研,把握学科前沿,先后获得了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使小儿外科这个新兴专业得到很好的发展。他的逝世,是我国小儿外科的重大损失,是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重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导师、好医生、好同事。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是国内首批六个小儿外科博士点导师之一,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二十多人,桃李满天下。
他热爱医学,领衔申报组建四川省医学会小儿外科专委会,开创多项新技术,为促进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小儿外科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内业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四川大学 2021年3月25日
病倒住院之前一直坚持每周教学查房,对青年医生循循善诱、言传身教,为医学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是国内首批六个小儿外科博士点导师之一,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二十多人,桃李满天下。
对学生关怀备至、精心指导。四川大学 2021年3月25日。